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65809
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白乐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68例,按照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退热、肠道黏膜保护、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病毒唑 10~15 mg/(kg·d),加入葡萄糖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 d。观察组给予炎琥宁10 mg/(kg·d)及西咪替丁10~20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 d。观察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主要症状好转时间、抗原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炎琥宁;西米替丁;病毒性肠炎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84-02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轮状病毒(rotavirus,RV)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在中国流行多发于夏季,以五六月份为最高。潜伏期通常为2~3 d,最短数小时,最长可达1周。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d,重者超过20次/d。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生于5~26个月的婴幼儿中出现,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1]。本研究通过两种治疗方案的对照实验,旨在观察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急性RV肠炎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5个月~2岁4个月,其中5~6个月2例,>6个月~ 1岁29例,>1岁~ 2岁4个月37例,均符合RV肠炎的典型表现。其中有发热49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